从海豹到国宝:《碧蓝航线》希望让这些动物过得更好一些
内容速读:
早在两年前,《碧蓝航线》就开始了动物保护相关的公益活动。在《碧蓝航线》两周年庆典的时候,B站宣布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大连环保志愿者协会合作,共同开启了一系列的海洋保护公益活动。除了向OPF的捐款与推广公益宣传片,《碧蓝航线》项目组还在B站举办了为一只受救助的小海豹征名的活动,最后,海豹得名“小加加”,这或许与在活动中频频露面的游戏人气角色萨拉托加有关。
■ 海豹
早在两年前,《碧蓝航线》就开始了动物保护相关的公益活动。有趣的是,第一次公益保护的动物就是海豹。
在《碧蓝航线》两周年庆典的时候,B站宣布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大连环保志愿者协会合作,共同开启了一系列的海洋保护公益活动。准确来说,活动保护的动物是生存环境日益严峻的斑海豹——一种在渤海的辽东湾和庙岛群岛就能够看到的海豹。
除了向OPF的捐款与推广公益宣传片,《碧蓝航线》项目组还在B站举办了为一只受救助的小海豹征名的活动,最后,海豹得名“小加加”,这或许与在活动中频频露面的游戏人气角色萨拉托加有关。
海豹也的确很契合游戏的主题,它不仅与《碧蓝航线》海洋的主题契合——海豹在沿岸活动,也因人类的行为而处于危险之中,而且它的形象非常好,足够讨人喜欢。
更重要的是,“海豹”在玩家中也早就有了广泛的认知度。几乎所有手游玩家都知道,“海豹”也代指抽卡出货后进行炫耀(晒卡,就像海豹喜欢晒太阳一样)的玩家,这种行为则被称为“豹跳”“豹晒”。所以说,《碧蓝航线》选择的角度称得上微妙,让这次活动也有了几分不正经的诙谐感。
通常来说,游戏里的“海豹”行为并不那么友善,在玩家社区里也不太受欢迎,也因此它成了一个梗,暴躁老哥甚至会开玩笑说欲除之而后快。但另一方面,真实世界里的海豹却因此背上无辜的骂名,而且随着活动宣传片的发布,不少玩家发现,这种时常被自己调侃的动物其实还挺可爱的,觉醒了新的癖好。
这种觉醒带来了一种微妙的心态:在游戏中反对“海豹”,同时又开始喜欢真正的海豹。这使得评论区发展出了独特的“海豹分类”——在某种程度上,游戏中的海豹反而让玩家对作为生物的海豹有了更多的亲近感。
■ 大熊猫
今年,《碧蓝航线》与WWF的合作延续,比起本身就是个梗的“海豹”,今年这一次公益活动聚焦的动物是大熊猫。这真是个不错的选择!所有人都知道大熊猫,在动物园,或者四川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经常能看见一群人(他们可能是来自任何国家的男女老少)围绕着大熊猫傻笑——如果你了解大熊猫的魅力的话,自然会明白大熊猫适合出现在任何场所。
而且,尽管人人都知道大熊猫的好,它也早就得到了其他动物无法企及的关注度,但大熊猫仍然是最值得保护的动物之一。直到今天,它的生存状况仍然称不上乐观——据统计,我国现存的野生大熊猫只有1864只。
这一次活动中,《碧蓝航线》公益宣传片聚焦的是两个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龙溪虹口国家级保护区和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比其他动物保护宣传中更侧重于呼吁和唤起人们的关注,这部关于大熊猫保护的宣传片讲述的东西要更加具体且务实一些。
我国早就开展了对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众多参与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作的工作者早已在此岗位默默贡献多年。尤其是对野外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甚至危险。宣传片中介绍,在人手、设备和资金都有限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却极为重大,包括排查火灾隐患,检查是否有偷猎、盗猎和采挖药人员进入。深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来回就会花费10天时间,这段时间内他们几乎收不到任何来自外界的信号……
这样艰苦的条件使得野生大熊猫更值得人们以一种与此前不同的方式去投入关注。有时候,大熊猫无人不知的名气可能使它成为房间里的大象,人们会认为,像这种知名度的动物,肯定早已得到了最周全的照顾,无需我们花费太多心力去关注。但实际上,非野生的大熊猫照顾起来就已经很麻烦了,而保护野生大熊猫意味着要维护一整片区域的生态,这比想象中的要更加困难。
乍看之下,大熊猫没有“海豹”那种梗,距离海洋也有点远,似乎和《碧蓝航线》没那么契合。但若追究游戏设定的话,在游戏中的阵营“东煌”里,平海、宁海两个角色的默认立绘里就有大熊猫元素,这样的联动强化了国宝元素,也让中国玩家更有亲切感。更何况,在各类ACG作品中,大熊猫简直是百搭的动物,就连去异星的艾泽拉斯都没问题,来到海洋之中又有何不可呢?
或许,这次《碧蓝航线》的联动对大熊猫繁育工作也能有所启示。事情是这样的,大熊猫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生育率低,性冷淡的大熊猫在一年中可能只有2~4天想要交配,而且雌性和雄性大熊猫的时间还有可能对不上,保护人员为了给繁殖期的大熊猫助兴,相亲、播片、人工授精,想尽了一切办法,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我们都知道,《碧蓝航线》的特点之一是优秀的立绘,很多老哥通过这款游戏发现,原来二次元形象也能有毫不逊色于三次元的魅力。以此类推,或许也有大熊猫会比较喜欢纸片大熊猫,给它们看点纸片大熊猫,或许对大熊猫生育有奇效,那就能够成为一项微妙的科研成果了……
■ 二次元公益
无论是海豹还是大熊猫,动物保护更依赖的是资金与投入,这需要人们共同的长久努力。在这个年代,我们其实很习惯于看到各种公益广告了,这本来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不过,“二次元”总会让事情变得有些不一样。
就我的观察来说,(算上上次合作的海豹)跟一名玩家提起“《碧蓝航线》拍了一个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比起“某传统企业(比如金坷垃)拍了一个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要更容易使人惊讶。听说这个消息的玩家,第一反应更可能是:“为啥《碧蓝航线》会拍一个公益广告?”随后才是“这是一件好事”。玩家们似乎还没有把一款游戏的公益联动视为一件特别寻常的事情。
这其实也不怪《碧蓝航线》,“二次元”多少有点不同于主流社会的意思,人们可能还没有完全适应“二次元”干些普通的正常事。隔三岔五地就会有“二次元社死”的新梗流行起来:投影仪投错了东西可能社死,叔叔阿姨亲戚上门围观手办可能社死,办一张游戏主题信用卡都有可能社死……有时候,“你也是二次元”这句话似乎是句玄妙的诅咒,只能迎来“你全家都是二次元”的反抗。
ACG爱好者一直有某种的紧张感,他们知道自己从属于一个亚文化圈子,不在主流文化圈中有广泛的认知,而且,ACG内容的确有一部分不适合在公众领域传播。因此,当人们看见一款特别“二次元”的游戏要做一个正经公益的时候,的确可能会有一丝小小的惊讶。
但同时,ACG爱好者也是普通人,并没有因为属于一个不那么大众的圈子而变得有什么不一样。作为一个不会伤害他人的爱好,他们也完全有资格“社会性存活”。往好的方面来说,其实越来越多的“二次元社死故事”,本身就是“二次元”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认知的结果。
说到底,这么多“二次元社死”故事的流传,恰好体现了一种欲拒还迎的奇妙心态:在表面的抗拒下,其实大家是很喜欢ACG内容的,并且也很愿意像别人分享自己的爱好。本质上,讲述一个“二次元社死故事”就是“告诉别人我就是二次元”,这件事既有羞耻之处,也有愉悦之处——有时候因为羞耻,反而更愉悦。这种心态也挺二次元的。
“二次元”现在有了极高的认知度,其实也是和它受众的宣传有关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ACG爱好者也不必总是以这些梗来获取其公众形象,如果人们提起“二次元”就觉得是羞耻的,不便于在公众前展示的,这很有可能会阻碍它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基础上,让“二次元”更正经的活动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实际上,如果你将“二次元”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待,它的量级早就到了“做做公益也非常正常”的程度了。无论是动保还是环保,这些公益事业都能够让不了解这个文化群体的人们以一个更正常的视角来审视它。
当然,我们也用不着将事情上升到二次元形象及其公众认知的高度。就事论事,《碧蓝航线》想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大熊猫保护,这本身是件简单而纯粹的好事。这款游戏有着庞大的玩家群体,这种联动以最受喜爱的方式完成了科普教育与公益宣传,足够让人印象深刻,同时还心情愉悦。评价一件好事是很简单的,我们希望这样的东西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