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持续3年的“吃鸡”,终将继续进行(上)

内容速读:

上世纪30年代,为摆脱大萧条时期带来的经济低迷,美国内华达州议会通过赌博合法议案,位于沙漠中心的绿洲城市拉斯维加斯借此机会成为一座“赌城”。当时,大多数赌场只供有钱人消费,拉斯维加斯则更专注于吸引普通游客,那时每家赌场都会提供价格不超过2美元的鸡肉套餐,游客们只要赢得一次赌局,就能保证有鸡肉吃。很长时间以后,有关赢家的故事成为一句美式俚语——“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于是,人们开始把它叫做“吃鸡”。

上世纪30年代,为摆脱大萧条时期带来的经济低迷,美国内华达州议会通过赌博合法议案,位于沙漠中心的绿洲城市拉斯维加斯借此机会成为一座“赌城”。当时,大多数赌场只供有钱人消费,拉斯维加斯则更专注于吸引普通游客,那时每家赌场都会提供价格不超过2美元的鸡肉套餐,游客们只要赢得一次赌局,就能保证有鸡肉吃。很长时间以后,有关赢家的故事成为一句美式俚语——“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

2017年,射击游戏《绝地求生》把这句俚语当做获胜画面上显示的标语,现在全球各地的电子游戏玩家差不多都认识了这句话。在国外,《绝地求生》有个既不容易理解,也不方便传播的英文名字《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外国人将它简称为“PUBG”。在国内,那句俚语被翻译成“大吉大利,晚上吃鸡”。于是,人们开始把它叫做“吃鸡”。“吃鸡”乍一听上去和“PUBG”一样不好理解,但至少这个名字很接地气。

大吉大利,晚上吃鸡

就像建设热潮中的赌城,当“吃鸡”玩法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无数游戏便开始学习它的玩法,试图在市场上分割已经成型的蛋糕。国内玩家习惯性地把它们也叫作“某某吃鸡”,现在,“吃鸡”热潮已经过了3年,仍然有各种款式的“吃鸡”不断为玩家奉上。如果把游戏列表比喻成菜单,那么一场精彩的“百鸡宴”俨然成型,还有许多新的“菜品”正不断添加进来。

军迷制作的冷门游戏

正如其名那样,《绝地求生》的主要玩法受到日本电影《大逃杀》的启发。在《大逃杀》中,一群学生被迫流放海岛,拿起随机分配的武器,一边逃离受到限制的区域,一边互相残杀,只有最后一名幸存者才算赢得胜利。“武装突袭”系列的玩家自制Mod是这一类型游戏最广为人知的起源,《DayZ》和《H1Z1》则是类似玩法的继承者。在《绝地求生》推出前,除了《H1Z1》在运营商反复作死下把自己埋没,其他游戏大多还维持着相对小众的身份。

布伦丹·格林(Brendan Greene)是一位爱尔兰游戏设计师,《绝地求生》英文名中,那一长串让人不明所以的英文“PLAYERUNKNOWN”就是他的网名。格林的家曾经在一个爱尔兰军事基地附近,小的时候,他经常围观士兵们进行各种训练,这最终让他对武器和军事题材游戏产生了天然的兴趣,因为色盲,他没机会当兵,也并没能踏上战场,那些对军事题材的热爱便投在了《美国陆军》和《武装突袭》这类军事游戏上。

“武装突袭”系列和“美国陆军”系列当中都有复杂的军事模拟元素

从事游戏行业之前,格林做过DJ和摄影师,也参与了《武装突袭》“大逃杀”模式Mod的制作,当《武装突袭》的僵尸题材Mod《DayZ》变成独立项目制作后,格林看到了机会,于是他接受韩国公司蓝洞的邀请,打算开发一款自己的“大逃杀”游戏。

最初的《绝地求生》充满了格林的个人风格,他喜欢“武装突袭”系列那种宽广而精致的大型野外地图,也喜欢凸显真实型号的武器装备,还喜欢写实风格的战斗方式。这些元素构成了《绝地求生》的基本样貌。

在游戏里,玩家们要乘坐C-130运输机空降到一座巨大的海岛上。海岛上有各式各样的植被和地形,还有一堆苏联风格的建筑。玩家们可以使用的武器也多种多样,包括21世纪最受西方特种部队欢迎的HK416突击步枪,或者二战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单兵武器Kar.98k式短卡宾枪。蓝洞完全满足了格林的想法,尽管宽广的地图让游戏运行起来更加考验配置。

《绝地求生》规模庞大的地图凸显了蓝洞优化不足的问题。不少玩家和网吧里的机器配置只能勉强运行游戏,这种需求促使科技媒体和硬件商们一度把《绝地求生》和《古墓丽影:崛起》一样当做硬件评分的范本。

为了满足“吃鸡”的配置条件,不少玩家还琢磨出了更改游戏设置来减轻运行压力的方案

和“垃圾优化”一并被网友拿来狂喷的还有“垃圾网络”。在《绝地求生》刚刚成为爆款的日子里,去网吧转一圈,你会看到整排电脑的屏幕上闪动着《绝地求生》玩家在大厅外等候进游戏的画面。掉线、延迟、服务器爆满……毕竟蓝洞不知道这款游戏会如此红火,没想到要准备那么多服务器。

即使挂着“抢先体验”的提示,人们还是会批评《绝地求生》的不完整

直播引流的惊喜和伤痛

尽管瑕疵不少,但凭借网络直播“带”起来的热度,《绝地求生》还是火了起来,就像赌博合法后的拉斯维加斯,《绝地求生》涌入了大量玩家,人们被主播们在游戏中碰到的奇怪经历所吸引,不仅是蹲点几十分钟被人用平底锅拍死的“意外”,还有开着摩托车飞到半空,下落瞬间凌空击杀敌人的精彩片段,就连那些奇怪Bug和网络延迟引起的笑柄也成为卖点。

视频播主们把《绝地求生》的趣味性发挥到极致。卖萌、扮丑、秀技术、性别大反串、偶遇“傻老外”……游戏之内,玩家一次又一次跳下飞机,游戏之外,蓝洞强行把游戏往电竞方向强推,活动越办越多,游戏本身却一直频获差评。

“吃鸡”本身像个大舞台,悲剧喜剧都能上演

只有一个主流模式,特殊模式只有限时供应,测试服不断涌现新点子和新玩法。“它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游戏。”在《绝地求生》逐步进入电竞行业时,玩家和主播之间大多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大逃杀”类型其实不是个亲民的游戏方式,玩家辛苦收集的资源可能在一瞬间丢失,逃避战斗的行为时有发生,而撤退显然不是电竞观众最喜欢的桥段。格林热爱的大地图在蓝洞的后续改进中被以各种“非物理方式”缩小。毒圈速度变快,缩小玩家闲逛时间;减少非热门地点的资源,让冲突变得更加集中。改变过程中,不被讨好的并不只是休闲玩家,还有习惯原本节奏的部分核心玩家。

如果说改变机制容易招致玩家厌烦,那么外挂泛滥则是每个普通玩家心中的伤痛。毕竟蓝洞只是个韩国“小作坊”,游戏本身对防作弊准备不足,相关检测和封号手段也还没建立完整,外挂制作者的产能和创造力都不受限制。

同类游戏中,像透视、穿墙、子弹追踪等传统作弊方式,使用者大都需要遮遮掩掩,以防被人举报,在《绝地求生》中就不需要有多少后顾之忧。外挂最泛滥的时候,《绝地求生》简直像是步入“仙境”,在排行榜上,总是有一些名称用来宣传外挂群的账号驻足,蓝洞出于某些奇怪的理由纵容他们存在,这引起了玩家的愤怒。

在游戏内,玩家记录下几层楼高的枪支和手雷、飞在天空中的四轮汽车,甚至是拔地而起的沙漠墙,就像是系列电影“黑客帝国”里描绘的救世主尼奥,外挂使用者可以随便扭曲现有规则。比尼奥更强的是,外挂还具有史密斯探员那种传染能力,意志力不强的玩家看到外挂,心底便蠢蠢欲动,想要一起加入作弊队伍中。

外挂总是奇形怪状的

外挂泛滥导致玩家之间情绪紧张,普通作弊者可以改名,作弊频繁的会被封禁,而抛头露面的主播就不一样了,他们如果涉及或疑似作弊,就会被人记住很久。在国内,“实锤”主播开挂变成了视频创作者的灵感来源,人们对外挂的怨气积攒到最后总需要一个出口,那些因为直播游戏赚钱的主播成为了目标。

早在《绝地求生》火热前,直播的门槛就已经下降到“只需要主播拥有一台好电脑”。当《绝地求生》成就了一批主播后,更多人加入到直播队伍里,开始捞金,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直播行业,主播们的“蛋糕”自然变得不够分了。

想要让自己的直播得到更多人关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游戏中吃更多“鸡”,毕竟在《绝地求生》里,技术是保证节目效果的硬通货,于是在一段时间里,主播不断贡献自己接连“吃鸡”、强势连杀的视频,一大批强者涌现出来。盯着这些精彩集锦的不只是粉丝,有人发现了新的机遇。

2017年11月,网名“松鼠打不过仓鼠”的视频播主在B站陆续上传多段视频,内容以通过视频素材分析当红主播的操作为主,并判断他们是否可能作弊。仓鼠提到的主播们都有不小的名气,整个“实锤”的过程和后续发展跃升为了那一年游戏圈里的话题事件。

起初,主播们学不会低调,观众们对他们的操作提出作弊质疑,他们就在直播中激烈回击,导致揭发作弊的行为不论是否恰当,都被网友们冠以正义之名。一大批主播、粉丝、“实锤”支持者之间的口水战一触而发,有人因为站出来指责主播而走红,有人因为言辞激烈的反击被封杀,有人则因为账号被封禁遭受唾弃。归根结底,假如蓝洞对作弊行为的查处足够敏锐有效,这一切争吵都不应该存在,但蓝洞做不到,或者说,谁都做不到。

再肥硕的“鸡”,也有啃不动的骨头

《绝地求生》不断被外挂和蓝洞的“改进”折腾到显露颓势,一度被蓝洞告上法庭、指控玩法抄袭的《堡垒之夜》倒还稳定运营着。两年前,它还没有“大逃杀”模式,只是一款以搭建建筑、抵抗丧尸为主要玩法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加入“吃鸡”元素后,开发和运营商Epic Games在半个多月内收获了1000万玩家。

《堡垒之夜》的卡通风格带给玩家一种相对轻松的游戏氛围,搭建掩体的玩法颇具创意,更重要的是,Epic在运营和商业模式上下了不少功夫。为顺应玩家对奖励和“彩蛋”的需求,《堡垒之夜》保证玩家能源源不断地得到皮肤、枪械的更新,“季票”功能不光能让玩家自愿掏腰包,这种通过完成目标就可以领取大量奖励的付费方式也让玩家心甘情愿地一遍又一遍进入游戏。

《堡垒之夜》2017年7月上市,两个月后加入“大逃杀”模式

每一个赛季,《堡垒之夜》都会有一个全新主题,那张“大逃杀”模式地图上也会出现一些细节上的变动。运营商会通过游戏内的变动,配合社交媒体传播一些暗示信息,并在某个固定时间点,让游戏地图上出现一场大变动,让当时在线的玩家观赏“机器人大战”或火箭发射等大场面,这种场面被玩家称为“大事件”。

如果大型互动场景没能让玩家满足的话,《堡垒之夜》还抓住了流行文化,用惊人的效率不断推出联动,像是联动潮流鞋靴、热门影视剧,然后顺理成章地推出特色模式和特色皮肤,倘若不是游戏本身的卡通风格和《绝地求生》的写实风格完全对立,核心玩法也更加复杂,需要更强的操作能力,那么《堡垒之夜》直接把后者挤出市场都有可能。

推出大量彩蛋和新内容,代价自然是疲惫。Polygon的报道指出,Epic员工每周工作超过70小时,甚至达到100小时,他们快乐并痛苦着。

近期的《堡垒之夜》

到了2019年2月,正当玩家以为“吃鸡”战场上将会是两个巨头互相争斗时,EA的“一碟热菜”打乱了人们的整个假期安排。24小时吸引250万玩家、72小时吸引1000万……由重生工作室开发的《Apex英雄》推出后展示出了令人恐怖的数据。《Apex英雄》或许是一剂强心针,让玩家和主播的状态都恢复到《绝地求生》走红时的样子,也许正是不想像上一次那样错失先机,投入其中的人们更加热情。

《Apex英雄》基于“大逃杀”玩法进行了许多有趣的改进,游戏本身节奏更快,战斗环节同时满足了观赏性和游戏性,拥有无限潜力。遗憾的是,它离“神作”还差一步,就被外挂拉近到了悬崖边上。

“辅助、透视、自瞄,加QQ群……”由人工录制,“机器人”复读的语音开始出现在《Apex英雄》玩家的耳边。这实在是太讽刺了,尤其是结合游戏本身“科技至上”的未来世界观来看,反讽的味道更浓。

同一时间点上,《绝地求生》的外挂贩卖者也在用同一种手段宣传

一个月还没过,《Apex英雄》已经被外挂淹没,限定3人封闭组队、无法与外界沟通的方式本应限制语音辱骂或是外挂宣传的问题,然而通过建立机器人小号、开始对战前就退出的方式,外挂贩卖者们让没能完整组局的玩家感受到了几乎贴在耳朵边的“语音骚扰”。

被影响的不只是游戏体验,玩家们开始队友开挂与否,谁都分不清对错,只有愤怒是最直接的反映。玩家没法对外挂制作者做出有效反抗,无能为力之下只好对使用者祭出最恶毒的诅咒。

尽管提起来有些丢脸,但泛滥于游戏中的外挂很多来自国内。《Apex英雄》上线刚过一个月,重生的员工就提起过这个问题。如果你在那段时间继续坚持进行游戏,也会发现外国朋友们对国人的态度也变得十分不理智。“Chinese Hacker?”当你听到外国路人嘴里吐出这么一句疑问时,那感觉并不自在。

“我没脸说”

对于外挂,运营商的打击效果有限,有时候外挂比例降低,还是伴随着玩家数量流失发生的。不过话说回来,谁又能完全掌控外挂呢?Steam平台自带的VAC有严格的人工审核机制,负责审核录像的都是经验丰富的玩家,这照样不能完全消灭外挂。《Apex英雄》内置的EAC、《绝地求生》内置的BattlEye都是主流大厂们信赖的反作弊软件,可是这两款游戏仍旧是外挂出没的重灾区,只要外挂制作者想,它们照样能被绕过。

也许你想到了《堡垒之夜》,毕竟关于它外挂泛滥的消息不算经常出现,其实那些常驻玩家会告诉你,它也像大多数射击游戏那样被外挂污染过游戏环境。只是在国内它人气并不高,没有那么多人经常把这事挂在嘴边。

相关推荐

盒子游戏,游戏玩家专属个性阅读社区


©CopyRight 2010- 2020 BOXU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 鄂ICP备2020015574号-1